-
库存管理中为什么会产生负库存?负库存产生又该如何解决呢?
负库存是进销存管理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异常现象,虽说是异常现象,但许多负库存并不是错误。由于产生负库存的原因复杂,且往往会造成库存成本异常,使得负库存成了进销存管理中一个无法回避难题。下面将从着重分析负库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进销存软件在处理负库存问题上的应对措施。
负库存产生的原因
产生负库存的原因很多,除了人为差错外,大部分是由于账面出入库与实际出入库在时间顺序上的不一致造成的。如果严格遵循先入库后出库的方式,是不会产生负库存的;但这种做法在实际经营中往往行不通,所以大多数进销存管理都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出现负库存。下面总结了产生负库存的常见原因:
先卖后买
顾客要购买的商品缺货,从附近的商家或批发商处暂借过来销售给客户,事后再补上采购入库单。这种情况下是先开销售出库单,之后才录入采购入库单的,所以在开销售出库单后,该商品的库存量就变成了负值。
暂估入库与红冲
采购商品如果货到但发票未到,这时无法正式入库,可以采取暂估入库的方式。即先估价入库,然后在月末结账时红冲该暂估入库,下月初再重新暂估入库,直到收到正式发票后入库为止。在暂估入库的月末红冲后,库存就可能变成负值。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入库单录入错误,需要红冲之后重新开新的入库单,在红冲掉旧入库单且尚未开新入库单时,库存数量就有可能出现负值。
库存报溢
实际库存数量大于账面库存数量,这时候如果按实际库存数量进行销售就可能出现负库存。
如:账面库存数量为10个,实际库存数量为15个,这时候销售出库12个,账面库存就变成了-2个。
人为差错
还有部分负库存时人为错误造成的,比如采购入库时填写数量错误,数量填少了,而实际出库时按库存实际数量出库,就可能出现负库存。
软件计算错误
有些进销存管理软件本身不完善,可能发生漏算出入库的情况,造成库存成本异常。
负库存带来的管理难题
出现负库存就意味着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工作差错造成,也可能是业务流程上的先后顺序颠倒(如先卖后买)导致。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负库存,这都是一种非正常的场景,在出现负库存后应仔细检查并分析原因,逐渐减少出现差错以及规范业务流程顺序。
负库存可能导致成本异常,在负库存的情况下出库,意味着当前出库的商品是将来采购入库的商品,由于是将来采购入库的商品,所以成本只能通过推测得出。而导致成本异常的根源就是这个推测的成本,如果推测的成本与将来实际采购入库商品的成本相差很大,就会严重影响库存商品的成本。如果推测的成本大于实际成本,可能导致库存商品成本偏低,甚至为负值;如果推测的成本小于实际成本,则可能导致库存商品成本偏高。
举例:
入库数量 入库金额 出库数量 出库金额 库存数量 库存金额 期初 10 50 20 100 -10 -50 10 40 0 -10 负库存的应对措施
避免人为错误
在严格按先入库后出库的情况下如果出现负库存,则说明存在人为错误。这时应仔细检查核对,找出差错并修正。
规范操作
对于库存报溢造成的负库存,可以先开报溢单,然后再开出库单,就不会出现报溢的情况了。
合理预估成本,避免成本异常
应注意负库存情况下的出库单成本,合理预估出库成本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库存成本异常的情况。在估计出库成本时,应考虑将来入库成本的变化,即根据未来的入库成本来估计现在的出库成本。
使用调价单人为调整
在已经造成成本异常时,可以通过人为调整库存成本来进行修正。(良村)
-
电商管理后台--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电商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电商企业的命门。供应链管理上的问题,往往都会体现在库存上,要么是库存过多、要么库存过少导致断货。
库存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理商品的数量,大的方面我们可以分为销售库存和仓库库存。
销售库存,也可以称之为前台库存,也就是面向用户纬度的库存数量。
仓库库存,同样也可以称之为后台库存,就是面向仓库纬度的库存数量。
销售库存和仓库库存,具体的细节我们放在后面文章中介绍。
影响仓库库存的行为,最主要的就是入库、出库。
入库就是增加了多少商品数量,常见的有采购入库、退货入库、调拨入库、生产入库、盘盈入库、其他入库等;
出库就是减少了多少商品数量,常见的有销售出库、采购退货出库、调拨出库、盘亏出库、其他出库等。
为了更好的说明商品出入库(库存管理)的内容,按照流程来,我们会先介绍一下仓库内的基础业务,包括货位介绍、调拨业务、盘点业务。
一、货位介绍
1、业务
仓库为了更好的管理商品,一般都会将仓库分成一个一个货位。这样的话,每次商品入库,都会关联一个货位,商品出库的时候,分拣单上面就会关联商品的货位,这样仓库人员在配货的时候,就可以快速、高效的找到商品的位置。
下面介绍一种货位的分配方式,也算提供一种思路:
上图是一个简单的配货区的平面图,一共可以分成几排,每一排我们分别命名为A、B、C、D、E、F、G、H,每一排都有很多货架,结合每一排的命名,我们给每个货架命名为A01、A02、A03、A04、A05、A06。
上图是一个简单的货架的展示图,这个货架我们命名为A01,一共可以分成四层,每一层我们命名为A01-1、A01-2、A01-3、A01-4,针对每一个货位,对应的我们命名为A01-1-01、A01-1-02、A01-1-03、A01-1-04。
2、原型
(1)货位列表
原型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做太多描述,就是一个配置页面,一个展示列表页面,包含最基本的仓库、货位、状态等信息即可满足。
二、调拨
1、业务
调拨主要用于仓库内库存数量的调整,把合适的商品,放在合适的仓库/位置,可以分为仓内调拨和仓间调拨。
仓内调拨:也可以称为库位库存调拨,一般是仓库内部库存的调整。比如将货品从库存充足的货位调拨到库存不足的货位,方便拣货,同时方便管理货位库存。
仓间调拨:也可以称为仓库库存调拨,一般是仓库之间库存的调整。比如将货品从杭州仓调拨到上海仓。
2、流程
调拨业务的流程,主要围绕调拨单的流转,牵涉到业务人员、调出仓库、调入仓库三方,从业务人员创建调拨单,到调拨信息流转到调出仓库创建调拨出库单,再到调拨信息流转到调入仓库创建调拨入库单结束。
(1)业务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创建调拨单,并且提交审核
(2)相关人员对调拨单进行审核,如果审核不通过,需要重新编辑提交
(3)调出仓库,根据审核通过的调拨单,创建调拨出库单,当然调拨出库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调拨单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商品,并且填写实际的出库数量
(4)调入仓库,根据调拨单和出库单,创建调拨入库单,根据实际情况做入库操作
(5)财务结算调拨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3、原型(仅供参考)
(1)调拨开单
调拨开单是调拨业务在系统里面的第一步,需要先选择最基础的调出仓库和调入仓库,然后选择需要调拨的商品,商品到sku纬度,系统根据规则计算可以调拨的商品数量(具体可调拨数量的计算方法,我们放到后面介绍库存详情的时候统一介绍),维护本次调拨的实际商品数量,选择调入货位(调入货位根据基本信息里面的调入仓库,读取对应仓库的货位信息)。
(2)调拨单管理
这里展示了所有的调拨单据,调拨单需要在这里进行审核后,才能进行后续的调出与调入操作。
调拨单的状态:
编辑中:相当于草稿状态,可以对调拨单进行修改,然后提交审核已取消:单据被取消,相当于单据已经作废待审核:已经提交调拨申请,还没有通过审核已审核:调拨申请已经通过,可以进行出库操作待出库:调拨出库单已经生成,但是还没有审核通过部分出库:调拨单里面的部分商品已经出库完成已出库:调拨单里面的所有商品已经出库完成待入库:调拨入库单已经生成,但是还没有审核通过部分入库:调拨单里面的部分商品已经入库完成已完成:调拨单里面的全部商品已经入库完成。
三、盘点
1、业务
盘点是指对仓库内的实物库存数量进行全部或部分清点,以确实掌握该期间内货品状况,并因此加以改善,加强管理。
一般的进销存系统,都提供了严格的出入库管理,所以理论上来说,系统的库存数量和仓库的实际库存数量是保持一致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发货时候不可避免会有错漏发,或者不按流程操作的情况,这时候就会出现理论库存和仓库实际库存对不上的情况。
盘点后,如果出现实际库存数据和理论库存数据不一致,会自动生成盘盈入库单和盘亏出库单来调整库存数量。定期盘点既保证了库存数据的准确性,避免超卖等现象,还能及时掌握库存运作出现的问题。
定期盘点既保证了库存数据的准确性,还能及时掌握库存运作出现的问题,避免超卖等现象。盘点后如果库存数据不一致,会生成盘点盈亏单,卖家可以在库存管理界面查看库存变化,或者查看库存台账来检查什么环节造成的库存不准。
2、流程
业务主要围绕盘点单的流转,从业务方创建盘点单开始,到盘点录入,到盘点完成后,自动生成盘盈入库单和盘亏出库单对库存进行修正结束。
(1)业务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创建盘点单,并且提交审核
(2)相关人员对盘点单进行审核,如果审核不通过,需要重新编辑提交
(3)仓库人员,根据盘点单对商品进行盘点录入,录入实际的盘点数量
(4)根据盘点数量和库存数量的对比,生成盘盈入库单和盘亏出库单
(5)相关人员对盘盈入库单和盘亏出库单进行审核(如果盘单人员就是审核人员,可以系统默认直接审核通过),对库存进行修正。
3、原型(仅供参考)
(1)盘点开单
盘点开单是盘点操作的第一环,我们的盘点流程从这里开始, 盘点开单主要用于选择盘点仓库、盘点货品等信息,点击保存/提交审核后即可生成盘点单,可以在盘点单管理界面显示生成的盘点单据。
(2)盘点单管理
主要用于对盘点单进行查询和管理,在这里我们可以对盘点单进行审核、盘点录入等各种操作。
盘点单状态:
编辑中:相当于草稿状态,可以对盘点单进行修改,然后提交审核已取消:单据被取消,相当于单据已经作废待审核:已经提交盘点申请,还没有通过审核待盘点:盘点申请已经审核通过,但是还没有进行盘点录入,可以对盘点单进行盘点录入操作已完成:盘点录入完成,盘点结束。
(3)盘点录入
这里主要用于对盘点单进行商品真实数量的录入,业务人员清点完成后,填写实际的库存数量,保存后,盘点录入流程完成,系统会跟新原来的库存数据,如果录入数量与库存数量不一致,系统会自动生成盘盈入库单和盘亏出库单。
本篇主要介绍了仓库内的基础业务,包括货位介绍、调拨业务、盘点业务,之后几篇会相应的介绍直接影响库存数据的入库管理和出库管理,最后会整体介绍针对用户纬度的销售库存详情和针对仓库纬度的仓库库存详情。欢迎感兴趣的各位一起交流。
-
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什么含义呢?
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那么什么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呢?
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是五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去产能,去产能我们准备先从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入手,因为钢铁和煤炭现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比较突出。至于僵尸企业的处置,各地就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它的范围,采取具体措施,中央也会有一定的支持政策,来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
去库存,关键还是房地产库存,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昨天发布的消息应该是个利好消息,对去库存会起到促进作用,我们正在鼓励新市民购房,推动保障房的建设,特别是货币化安置的政策。货币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这些群体,政府不一定去盖保障房了,把现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购集中起来,再安排给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户区改造的群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房地产的库存。
去杠杆,主要是企业的杠杆,从金融系统一直到企业,都会非常稳妥地来处置。
降成本,这一块我们已经在调查制定方案,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还有不合理的收费,还有其他一些过重的企业负担,都要降下来。
补短板,刚才已经讲了,主要是通过加大投资的力度来补短板,促进结构的调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重要的任务,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化解过剩产能,二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旅行者) -
上海隐藏最深的几个旧货市场,行内人也很难找
有关上海这座城市,相信不少人对它的印象都被“国际化”、“一线大城市”等各种标签给定义着,不管有没有去过上海,记忆的它不是被闪耀着的“东方明珠塔”的灯光所照亮着,就是南京路步行街上人潮拥挤的热闹场面给包裹着。反正对于这座城市,大部分的记忆都停留在它华丽的一面,它仿佛没有什么像武汉和重庆这些“人情味”深重的城市一样,有着属于自己的老城记忆以及有关这座城市最接地气的“烟火”气息。
但其实在这座“灯红酒绿”的城市之中,也隐藏着不少最真实的人间气息。今天小陆要给大家说的几个地方,它们与繁华搭不上边,但却是平凡生活里最能抚慰人心的地方。这里的不会有推销员为了让人的消费欲望膨胀,将“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概念反复强调,反而表现出各种佛系的姿态来,说来是摆摊卖货,不如说是等懂得该物品“珍贵之处”的人将它领走。
它们就是在上海隐藏最深的几个旧货市场,一般行内人也很难找到,有些已经被停掉关闭。所以别再说上海这座城市没有“人情味”了,这3个地方就藏着老上海最市井的味道,不知道你们有曾了解过它们没?
一、上海杨浦文化跳蚤市场
上海杨浦文化跳蚤市场位于上海杨浦区的一个花鸟市场内,里面摆着各种琳琅满目的二手商品,曾经每逢周末时分,就挤满了前去“淘宝”的市民。那些看起来十分具有年代感的陶瓷、挂物、字画、日用品等都能寻得到。花20元就能淘到一部年代久远的胶片相机,花两元就能买到一只“精致”的骨瓷杯。
从前只要愿意早起,就能寻到这处隐藏在繁华之处的低调跳蚤市场,但是如今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该旧货市场已经被勒令关闭,开放时间需要等相关通知才能知晓。
二、中山北路岚灵古玩市场
岚灵古玩市场又被许多本地人称为是上海的“鬼市”,一周只开放一天,从每周的凌晨开放直到上午时分,这里被许多对旧物有着一定喜爱的老上海人称为是旧货的天堂。它就藏在岚灵花鸟市场这个被称为是上海最大的花鸟市场里面。无论是逛岚灵旧货古玩市场,还是去岚灵花鸟市场里逗鸟赏鱼买花,都能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最让人感到惬意放松的一面。
三、上海虬江路跳蚤市场
虬江路市场城市上海最老夜市最有名气的旧货市场。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规模就已经慢慢出现,各类货物十分齐全,于是慢慢发展成为一块综合性的二手货市场。在1984年的时候,正式更名为上海虬江路市场,当时主要交易的项目为旧自行车和摩托车,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变得花样齐全,各种音箱、电脑、中表、工艺品等等全都一一“上阵”,当时的虬江路跳蚤市场已经小有名气。
很多喜欢在这里闲逛的大叔大爷都纷纷赶来,在这里体验和感受最具老上海风情的市井气息,对于大爷来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摊,就是他们最爱前去的“游乐园”。但是这座保留着很多老上海人记忆的旧货市场由于要马上面临旧城改造,这座跳蚤市场不得不跟那些曾经怀恋它的人好好的道声离别说声再见了。
有关老上海人的记忆点,那些花大半辈子也说不完的风云故事,都藏在里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旧物里。也许是一张没法再发出优美音乐声的留声机,也许是拍完后只知道把底片曝光掉的胶卷照片,再者或者是一块在时光里走了很久都未曾有人倾听它滴答声的一块老旧钟表。当看着这些旧货市场一个个被拆除,时光里的记忆再也无迹可寻的时候,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小陆说旅行企鹅号)
-
怎样盘点库存?方法有哪几种
怎样盘点库存?方法有哪些?在企业日常工作中涉及货物仓储管理的,为保证仓储货物完好无损、帐物相符,掌握有效的库存商品盘点方法,规范企业库存物料盘点工作非常重要。那怎样盘点库存?
盘点库存的方法:
1、以账或物来区别
可分为账面存货盘点和实际存货盘点。账面存货盘点是指根据数据资料,计算出商品存货的方法。实际存货盘点是针对未销售的库存商品,进行实地的清点统计,清点时只记录零售价即可。
2、以盘点区域来区别
可分为全面盘点和分区盘点。全面盘点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店内所有存货进行盘点。分区盘点是指将店内商品以类别区分,每次依顺序盘点一定区域。
3、以盘点时间来区别
可分为营业中盘点、营业前(后)盘点和停业盘点。营业中盘点就是“即时盘点”,营业与盘点同时进行。营业前(后)盘点是指开门营业之前或打烊之后进行盘点。停业盘点是指在正常的营业时间内停业一段时间来盘点。
4、以盘点周期来区别
可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盘点。定期盘点是指每次盘点间隔时间相同,包括年、季、月度盘点、每日盘点、交接班盘点。不定期盘点是指每次盘点间隔时间不一致,是在调整价格、改变销售方式、人员调动、意外事故、清理仓库等情况下临时进行的盘点。
在库存盘点过程中,利用盘点机对货物条码进行扫描,完成盘点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工作,可节约人工数据录入时间,提高盘点效率和数据准确度。(数夫软件)
-
企业想解决库存问题,必须明白这6个库存原因,一个也不能错过
现在很多企业,很多重资产企业都面临着库存价值,远大于市场价值最严重问题,每年造成了巨大的产能浪费,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并且增加了仓储费用和大量的劳动力成本。甚至一些企业会因为库存问题而影响到现金流,从而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导致企业的破产很多企业都明白,一定要解决库存问题,但当着收去做的去解决,却发现无从下手。想要解决库存问题,一定要明白,企业库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只考虑采购成本
这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通病,比如说,采购的时候,有三家供应商,甲供应商报价2000件,每件成本一元,乙供应商报价,1500件,每件是1.5元,丙供应商报价是1000件儿,采购成本是1.4元。这时候很多企业就会选择假供应商却忽略了企业对原材料的消耗,如果企业每年只能消耗900个,相当于他每年会有1100个库存,那么所占据的现金流是非常巨大的,所造成的库存也是理所当然。
【2】担心销售所造成的损失
生产计划没有牵涉到销售部门的预算,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应该统一规划,生产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来源于销售部门的销售预算,根据他们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从而生产相应数量的产品。销售不仅仅只是买卖产品,他还关系着整个生产链的进度。销售预测的准确性,严重的关系到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销售往往不是卖不出去的产品,而是害怕有市场需求却没有他们卖,所以他会报高需求的数量,很多城市第1季度就储备了大量的产品,在面对供过于求的市场,第2季度他的产品销量会逐渐下降,这时候对于企业来说,他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进度,从而导致企业的减产或者停产。
【3】客户原因
很多企业在和大客户合作,常常会遇到客户临时取消合同,由于突发事件,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形成了库存,甚至一些定制行业,这些产品还无法再次销售,只能销毁,在现在的信用体系还不是很完善的商业环境中,虽然说违约合同的风险,每年都在下降,但是客户的风险,每年都在下降,但是客户临时取消,订单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不签订不签订合同的工资只依靠口头约定。只要说客户取消了订单,都会造成整个生产供应链,环节的库存产生积压。
【4】需求和库存管理系统混乱
很多企业再制定需求计划时,依靠的不是大量的事实数据,而是一种感性的临时决定,只要是原材料价格比平时便宜,那么就多买一些,零部件交易时间比较长,那么就一次性多买一些运输成本比较高的原材料,每次也多买一些,就是因为这种种原因,从而导致库存数量不断增加。后勤部门,如果没有一个强烈的管理意识,只能对库存进行数量进行简单的统计,对库存转化率,老库存,消化意识程度不高,特别是一些保质期相对较短的原材料不能进行,其实有效的清理或消化,那么这些库存只能被销毁,这不仅浪费人力,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资金。有些后勤部门甚至不会对库存进行简单的划分,甚至产品的种类都不能进行分类。
【5】供应商的供货周期
供应商供货周期过长,就会导致采购方不得不储备,一些安全库存来弥补供应商供货时差。每个企业都不想面对缺料的风险,尤其是一些独家,并且强势的供应商,他们在供货时有绝对的主控权,所以才购房不得不每次都多采购一些作为安全储备。
由于供货商的质量、交付过程不稳定,所以采购方不得不提高库存数量从而降低这个问题,由由于一些原材料存在保质期,这因素,从而导致很多产品在未进入生产线就失效,造成了产品的损失。
【6】产品设计的变化
产品的库存不仅包括成品的库存,还包括半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外商加工库存以及各个经销商的库存。这些库存在每一个环节都会因为产品设计的改变,从而导致无法正常推向市场。很多产品因为设计功能的缺陷,政府政策的改变,或者市场需求的变化,不得不对产品进行更改,甚至一些产品将退出市场。一单一个产品,退出了市场,那么他剩余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以及整个生产车间都将销毁。一个企业的库存过高,肯定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往往是因为多方面的因素共同的影响,库存过高的背后往往是公司制度生产流程,制造体系不完善所造成的,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库存问题,每个企业都要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一系列的改变。(两性情感解答)
-
电商和第三方仓储如何联动管好库存
很多电商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会把库存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仓储企业去管理,与自己管理仓库不同,很多信息上的沟通如果做的不到位的话,即使第三方仓储企业再专业,也会导致很多库存问题。比如:
1、入库异常:商家下属各供应商、工厂入仓质量无法管控,导致入仓数据从源头上就出错。如果在入仓环节供应商和厂家没配合好,就会增加仓库收货作业难度和成本,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移到电商企业自身。作为第三方仓储企业,能够辅助商家搞好对供应商的管理,于双方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2、超卖: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电商行业和传统销售行业相比,效率高、速度快。一个爆款出现,瞬时会有大量的订单出现。因为前后台库存数据不一致导致订单超卖。而各大电商平台为了对消费者的体验负责,对超卖会有严格的控制,甚至有些惩罚措施,比如天猫对超卖订单会要求商家赔偿30%的货值给消费者。如果前后台的库存没衔接好,即使仓内的库存是OK的,前台未必能上架正确的库存数量,由此带来给商家和买家的损失就不可避免了。
3、出库与结算环节的纠纷:电商的这种“快”往往会让仓库作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步——快速入仓,以便尽快发货,快速发货,以便客户体验好。卖的不好的话,快速退仓,以便尽快寻找其他销货渠道。因为这种“快”,让仓内来不及对库存进行细致的管理和反馈,导致在退仓的时候有纠纷。这种纠纷会耗费双方业务和结算人员大量的精力去举证、判责,严重的会影响到双方的合作。
4、滞仓费计算:一般情况下,滞仓费会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跟进商品滞仓天数去计算滞仓费,但滞仓费的计算是基于一个准确的库存数量的。如果库存数量错误,滞仓费也就会产生各种纠纷。
上述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库存管理”的问题。我相信大部分的仓储企业对库存管理都有一套非常完善非常专业的机制,笔者没有专业的仓库管理经验,无意在各位仓库管理专家面前班门弄斧。但笔者认为,电商与仓库的库存管理,应该站在“联动”的角度看,确保过程和结果都是准确的。本文不讨论仓库库存管理的细节,重点分享下电商和第三方仓储如何联动管好库存。
1. 源头准:规范供应商入仓,从源头上确保库存准确
和传统企业一样,很多有点规模的电商企业的货源可能来自多个供货商,这些供货商的管理水平可能参差不齐。能否规范入仓要看商家对供应商的约束能力和仓库对入仓异常的及时反馈。在入仓环节比较常见的异常是:
◆供应商发货延迟,导致仓库来不及收货,影响电商店铺的销售计划。尤其是在大促时期,如果供货商没及时发货会对仓库收货和发货产生重大影响,会严重影响电商平台对店铺的评分和消费者体验。
◆货品包装不规范。有些品牌商如李宁、美邦等对供货商的管理是非常完善的,供货商会严格按照指定的包装入仓,唛头、包装规范。但很多中小型电商未必能对供应商有这么强的把控能力。唛头贴错、包装不统一。有些甚至直接拿个大编织袋来装货,给仓库收货清点造成了很大困难。
◆条码错误:个别工厂未按照仓库和商家要求打条码,或者张贴了错误的条码。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服装行业。贴码和水洗标、箱外的唛头不一致,会导致仓库清点错误。如果仓库在入仓环节未及时发现,后面的发货环节发错货就不可避免了。
◆分批到仓。一般情况下,一个入库单对应一次入库行为,有些供货商因为准备不足或者其他问题会采用分批到货的方式入仓。对一些需要进行批次管理的商品来说,分批到仓会导致仓库对批次的混淆。也会影响到销售端对不同产品的批次定价和仓库端对滞仓费的计算。
◆数量差异。供货商未按照商家指定的数量入仓,仓库在入仓环节要反复和商家、供货商两边确认,影响入仓作业
◆货品混装:不同SKU的商品混装在一个大包装内,导致仓库收货混乱,清点时间加长,收错货的风险也增高。
◆QC问题,有些商品需要根据电商平台进行仓内QC,需要仓内配合。如果商家未协调好QC和仓库的作业时间,会导致QC延迟和收货延迟。
上述问题,总结一起就是商家缺乏对供货商的管控。由此带来仓库入仓清点难度加大,出错比例增高、收货延迟,后续的发货延迟和发错货的风险也增高。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要需要仓库忠实的记录和反馈入仓过程中的各种异常,及时的反馈给商家。商家要在和供货商的协议中明确这些问题点,对这些点进行量化和追责,让供货商一起来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逐渐的让供货商提升入仓能力,规范入仓。目前笔者所负责的仓库是这么做的:
异常分类 问题说明 责任界定 处理方案 延迟到货 商家发货迟,物流未及时将货品送至仓库 商家 在活动前1天的中午12点后入仓的商品,仓库收取延迟清点费 未在入库通知单下发24小时内通知商家导致商家到货延时 仓库 货物到仓之后确保12小时之内清点完毕,免收加急清点费 分批到货 同一个入库单上的商品分多批入仓 商家 对事先未告知入仓的部分按件收费 数量不符 实际清点数量与入库单预计入库数量不一致 商家 总体差异超过±5%,仓库对超出部分收取清点费 商品总数一致,销售时发现SKU数量有误 仓库 仓库再次全部清点,并回告实际数量,同时支付该入库单入库数量×0.4元/件的处罚 商品清点数量不准确导致超卖 仓库 仓库及时提供缺货订单,并承担超卖商品销售价30%的赔偿 货品混装 非尾箱混装,跨SPU混装 商家 仓库对需清点部分加倍收取清点费 包装问题 运输大包装破损 商家 对运输大包装破损,严重影响到清点或订单发货,仓库有权拒收该批商品 销售包装不符合要求 商家 仓库不接受无销售包装的商品,可由商家重新包装后入仓,或由双方协商处理 条码问题 条码缺失或无法识别 商家 对不可识别的商品,不计入可销售库存;如需仓库贴码,仓库收取贴码费 条码与商品不符 商家 因条码与商品不符而造成的买家投诉和索赔,由商家承担责任 2.过程准:确保仓库后台库存变动和前台能实时同步,确保不超卖
保证过程准主要靠两点:一个是仓内的管理,另一个是仓库WMS系统和店铺ERP系统及电商平台的商家后台。
1)仓内管理:这点不详细展开,仓库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应该相信的,只是简单说几点:
a)关于库存变动:商品入仓后,因各种原因会导致库存变动,仓库要忠实且及时的把这种变动记录下来,并通过系统接口同步给店铺ERP系统及电商平台的商家后台。主要有以下几种场景:
◆正次品转换:入仓的时候是正品的可发货库存,实际拣货的时候发现是次品,不可发货。这种情况下仓库需要扣减一个正品库存,增加一个次品库存。
◆仓库丢货:仓库盘点发现货物短少,需要扣减库存。
◆仓库多发货、少发货、发错货:仓库发错货,需要对库存进行调整。
◆仓库盘点错误:上次盘点错误,在本次盘点中纠正,需要对库存进行调整。
◆错码调整:入仓时未发现编码错误,在库内管理或者发货环节进行调整。
◆退件入仓或者截单成功:前台订单取消已经发货的订单,仓库需要截单,如果快递截单成功或者被买家拒收退回仓库,仓库需要对库存进行调整。
上述库存调整场景,有些是需要商家承担责任的,比如正次品转换,有些是需要仓库承担责任的,比如丢货、发错货。不管是谁的责任,仓库都要忠实记录,及时反馈,时刻保持前后台库存数据一致。
b)关于仓内盘点:作为仓内的日常作业行为,每个仓库都会有各种盘点规则,如月度的、季度的大盘点、循环盘点、动碰盘点等等。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仓内的盘点规则未必就是适合电商行业应用的。为此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探索出以下几个盘点原则:
◆月初库存低于20个的商品全量盘点:库存低于20个的时候,我们认为就有超卖的风险。请仓库在月初对低于20个的SKU进行全盘,盘点结果反馈给商家ERP系统和店铺后台。如果有差异的话,店铺后台自动更新上架数量。
◆当天库存低于20个的商品当天盘点:同上,确保当天低于20个的商品不产生超卖。
◆库存有差异实时盘点:利用系统功能,每天自动比对店铺上架数量、ERP库存数量和仓库库存数量,对有差异的数据自动生成盘点请求,请仓库纳入到自己的盘点计划中去,并把盘点结果同步给ERP和商家的店铺后台。
◆活动后盘点:电商企业和传统企业不同的一点,如果有大流量灌入或者预计的大型促销活动,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订单。这些订单一般集中于有限的几个或者几十个SKU。当活动过后,需要仓库对这些SKU进行盘点,以保证库存的准确。
◆退仓前盘点:为了确保退仓时的数量是准确的,有必要在退仓前对库存进行盘点,以便按照正确的数量退仓。
2)发货:确保发货过程中不错发、漏发、多发。仓内一般都有非常规范的流程,在几个关键节点把控好就好了:
◆拣货环节:确保拣货SKU和数量和订单一致。
◆包装环节:包装台最好两道符合环节,一道系统(把枪扫描),一道人工。
◆交付快递环节:特别关注退款订单和订单内容有修改的订单。
3.结果准:所谓结果准,指的是在退仓和结算的时候,能够有非常清晰的进销存数据,即使有库存差异,也能找到具体的原因,能够对责任方进行追责,确保商家和仓库、供应商在退仓和结算环节没有纠纷。
笔者刚刚接手仓库时,一直为出库环节头疼:商家说仓库丢货了,仓库说是商家入仓的时候少装了。商家说你不给我赔我就不退仓,仓库说你不退仓我就收你滞仓费!一笔糊涂账,让人好生头疼!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总结出来退仓5大原则:
◆退仓前商品下架原则:退仓前商家要将商品从店铺下架,以免退仓单生成后店铺还有订单流入,对仓库的退仓工作造成干扰。这个最好通过系统实现,人工干预会有遗漏的可能。
◆退仓前盘点原则:退仓前仓库必须对要退仓的商品进行盘点,盘点结果及时通报给商家,并在系统中进行同步更新。这样做两个好处:一个是商家可以尽快确认是否对退仓数量有疑问,另外一个是系统中同步更新后,可以按照盘点的结果生成准确的退仓单。
◆ 库存差异数据当场追偿原则:如果库存有差异,当场追责。追责的依据就是仓库WMS和店铺ERP两边的进销存数据。所有的库存变动必须基于单据,入库单、发 货订单、库内调整单、退仓单。这样在库存产生差异时,能够直接找到对应的单据:是仓库没上传发货数据还是仓内库存丢失一目了然。所有的单据尤其是库存调整 单必须有明确的调整原因。这样在退仓和结算时可以立即确认谁来承担责任。
◆追责和退仓两条线原则:有了上面的盘点原则和追偿原则,商家和仓库不能再以任何借口不退仓,追责和退仓两条线分开走。这样不会因对退仓数量有争议而延迟退仓。
◆月台交接原则:这个主要是为了避免双方对已经交接的退仓数量有争议。实际操作过程中,以月台交接为界,双方对退仓数据进行签字确认,事后不得反悔。该原则在具体执行的时候,有些商家是采用第三方物流送货和退仓,第三方物流对交接数据可能不太负责。这点还有待商榷。
4.系统功能:
上述文字主要总结了库存管理过程中商家、仓库、供应商具体操作层面的内容。除了这些,系统功能要能够跟得上去。笔者所在公司的系统和仓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通过以下功能确保库存管理的准确。
1) ERP系统要有完善的铺货功能:很多大商家都是多平台、多店铺、多渠道销售。不同的渠道对上架数量的逻辑也不同。比如淘宝支持拍下减库存和付款减库存。为了不产生超卖,ERP系统需要由完善的铺货系统,能够实现多渠道共享库存和按渠道锁定库存。
2)库存调整实时同步:仓内库存调整时,能实时同步给店铺ERP系统,从而触发电商后台的上架数量进行调整。这个调整都是有具体的调整原因的,以便在后续对相关方追责。
3)每日定时生成库存比对报告:店铺ERP系统和仓库WMS系统每日凌晨2点在库存作业停止时进行自动的库存比对,把两边的库存比对差异生成报告,提交给双方。仓库会根据差异报告主动查找差异原因,确认需要调整库存的,就对库存进行调整,然后同步给前台。
4)进销存功能:这个是几乎所有的ERP和WMS都有的功能,但怎样能更方便的让仓库和商家发现库存差异的原因,是需要负责系统的产品经理们努力的。笔者的公司把该功能做成工具,让商家和仓库在很多场景下能够快速调用该功能,快速定位库存差异原因。
5)库存盘点打通:这点在前面已经有所涉及,仓库的盘点规则和商家所希望的盘点规则是不一样的,通过库存盘点打通,ERP自动把商家希望盘点的SKU发送给WMS,WMS在盘点后反馈数据给ERP。
6) 0库存同步机制:尽管上面做了那么多运营和系统上的工作,为了绝对避免超卖,我们还需要个“保险”。这个“保险”就是0库存同步:当库存可拣货数量为0时,实时同步给ERP,ERP强制触发商家店铺后台下架。(仓库社区)
-
高库存运作的一二三
随着疫情到来,很多酒水消费即便在当下也是受阻的,但是过去的时候品牌往市场的供应量巨大,而现在的目标压力又仍然不减小,所以自2020年起,很多品牌就要学会一项技巧——即如何保持渠道高库存情况下的市场运作?关于这个话题其实是当下很多酒企已经在事实上正在面对着的,而且还会有有不少品牌或酒企即将在未来一两年加入到这个渠道高库存运作的大军中去。为什么敢这么肯定?因为酒水总体渠道吞吐量是有限的,而酒水供应量从当前来看已经是高渠道库存状态;随着疫情后的整体竞争情况加剧,很多品牌为了抢占渠道仅有的库存必定会尽可能地往渠道转移库存,从而造成整个渠道环节在未来两年迎来一次“更高库存的转移”,尤其是浓香品类更是如此。既然整个行业的渠道库存量在未来一两年会走向居高不下,那么很多酒企或单个品牌的市场库存量也必然会高居不下,因而我们认为,如何学会高库存运作将会是一项可以PK掉竞争对手的很实际的能力。毕竟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可以保持高库存运作的能力和素养的。
第一,保持高库存运作的目的是意图让品牌可持续运作下去,而不是把高库存运作当成短期行为,那些仅仅是为了短期内转移库存的行为最终“害厂害商”:
所以从长期来看,保持高库存运作并获得成功的一般都是大品牌或省级龙头品牌,因为他们对一个市场的行为是相对可预期的,不会发生那种今年大规模上市,明年就消失了的现象。那么为什么在谈高库存运作之前先把目标提出来重点说明?为的是——高库存运作具备较大的风险,不但对企业是风险,也是对合作的商家构成风险。
其一是因为高库存运作最危险的就是企业本身的战略不稳定,前一年的“风风火火”可能在次年“换帅”之后“偃旗息鼓”,从而给商家造成巨大的库存压力,并且这种压力会在一个低价甩货现象出现之后,走向集体不理性,然后所有的高库存商家都会集体“抛货”(为的是快速变现),最终这个品牌走向了死亡。
另外一种情况是发生在中高层而不是企业的高层出现不稳定的时候——即区域经理层面为了业绩不负责任地压货,但是在来年或其它时间段内离职或被调离到其它销售区域,从而给渠道商造成了巨大的库存压力,同时也必然会给厂家带去信任危机,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个商或这个区域的所有商家可能会直接联系到厂家要求解决问题,最终给企业造了负面影响。
所以高库存运作 用的好是一颗“良药”,而如果用得不好则很可能是一颗“毒药”。但一切都在于厂家对高库存运作所保持的态度。而对于商家来讲,更需要对高库存运作保持谨慎,一是看企业一贯行为表现,二是看品牌的价值感或潜力到底如何,三是看和你谈判的人是不是可靠。
第二、保持高库存运作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各项品牌和市场投入不能少,而且要更精准和全面投放,目的是让市场的动销量在不断增加:
所有高库存的运作能否成功的前提都取决于一个原则——即市场动销量是不是在持续扩大?如果这条原则是可以预判的或可以直接从出货量上感受到,那么我想经过计算之后的高库存数量是可以行得通的。
因此,无论是厂家还是商家都要对市场的持续投入和运作保持较高的警惕。过去针对市场的投入主要包括哪些项目?这些项目是不是都取得了既定的效果?是不是有若干项目效果较差?是不是需要对没有用的项目进行剔除或调整其它形式?或者干脆是减少不必要的形式,将重点资源集聚于一两件可以获得较大杠杆效果的事情上等等。综合来讲,围绕消费者层面的动作、围绕终端或渠道体系建设的动作以及围绕高空和地面氛围的建设工作“三大块面”最好是都要有(如果还能够追加则当然更好);如果是简装酒的高库存运作,那可以适当减少高空媒体及广告投入,增加前两块层面的工作,从而更快地刺激产品的动销。
第三、保持高库存运作的最基本动作是不让渠道体系价格崩盘,而且要让渠道体系感受到库存在增值,也就是需要稳定且不断增强渠道体系的信心和积极性。
市场的各项投入在不减少且需要持续优化的基础上,厂家针对市场的控价动作也要及时到位,并确保足够高压,因为在大家都成“堰塞湖”的情况下,如果有一两个不守规矩的商家肆意乱价甩货,那么造成的连锁影响是很难避免的。所以针对控价的举措需要厂家严格对待,并正式发文到每个大区、每个商家,以及建立严格的惩罚机制。这种惩罚不仅针对渠道商,还必须针对厂家内部的业务体系人员。
在做好市场投入、严厉控价的前提下,至为关键的另一个举措就是——提价。想要持续保持高库存运作,在不断增加的动销量的基础上,合理的提价将是一个必不可少且非常关键的策略。
一是此时的提价幅度不能过大,因为产品上市时间还不长,可能是一年时间甚至都不到,此时提价只是为了体现品牌价值感的增强,让渠道或终端感觉到产品和品牌的利润不但没有减少,甚至还会有所增加,“对冲”快速甩货的心理;
二是此时提价幅度过大的话,会影响到产品在终端的定价,因为从厂家提价到终端提价,至少需要经历两层,这种提价到终端可能就会带来“翻一番”的增幅影响,所以提价的幅度要尽量小幅度且是精心计算过后的。
所以,保持高库存运作的首要前提是厂家认可到这是一种在当前环境下推进品牌打造的必须之举,或者认为这本身就该是酒企或品牌在这一阶段中的关键动作,必须要做,并且当成稳定的战略或策略去持续推进,否则最终都会造成厂商的伤害。而在这之后才是技术层面的动作:包括各项投入的持续和优化、严格对待商家和自己业务队伍体系的乱价行为以及合理的提价措施落实到位。(张峰)
-
九大绝招,轻松优化降低库存
在制造企业里优化(降)库存是一场持久战,特别是当企业销售下滑的时候,账面上库存资金会变得特别扎眼。于是老板一声令下,命令全公司对库存开刀,消灭库存这个“万恶的根源”,有些激进的老板会要求砍掉一半的库存。
库存不是凭空蹦出来的,比如原材料的库存,就是根据MRP的运算结果,向供应商下采购订单。
如果MRP运算得不准确,那么采购数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出现过量库存或缺料的情况。
以下为大家列举了九种因素,它们可能是影响MRP运算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可以控制住这些关键点,优化库存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了。
预测
首先,预测要准。如果客户要求交付的提前期,小于原材料采购的提前期,那么我们就只能根据预测来备原材料,否则是赶不上客户交付日期的。
比如说,客户从下订单,到货物交付指定地点的全部时间是2周,而我方采购原料就需要3周时间,再加上内部生产和运输的时间也要1周,这样2<(3+1),如果不事先备好原料库存,肯定是没法按时交货的。
备原料库存的依据就是客户提供的预测,因此预测的准确率对于库存的影响至关重要。
BOM
MRP的一个重要输入就是BOM,如果系统中的参数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就会导致MRP运行结果不准确。
BOM建好后难免要进行修改,比如说一些原材料的用量发生了变化,或者有了新的替代材料。一旦BOM发生了变化,在MRP系统里都要做及时的更新。
我们还要检查老BOM中的专用件库存情况,停止生产或者采购不能用于新BOM的零件,避免产生废弃的库存。更新BOM的权限,最好是由主数据维护人员来控制,他可能是归属在产品工艺部门,财务部门或者是供应链部门,不管是在哪个职能管辖下,都需要由专人来负责维护更新。
交货期Leadtime
供应商的交货期不能随意改动。交货期也是MRP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定义是从供应商接到订单,直到货物收到仓库的全部时间,包括了接收订单、处理订单、生产订单、运输订单,直到抵达客户仓库签收的全部时间。
MRP是根据整个Lead time的参数来决定下达给供应商订单的日期和数量。如果Lead time缩短了,那对客户来说是好事,因为他可以降低原材料的库存。因为订货数量等于:
(二次订货间隔天数 + Lead time) X 平均每天的需求用量 + 安全库存 – (库存数量 +在途数量)
想要优化库存,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降低供应商的交货期Lead time,也就是缩短“下订单——交付订单”的周期时间。
但是更多的情况是供应商要求增加Lead time,比如一些国内企业经常会面临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在春节前夕工人要返乡,夏天高温炎热工人想要请假休息,到了秋季,一些农民工要回老家帮忙秋收。许多原因都会导致交货期的延长,从而使得我们的库存增高。
客户最担心的是,供应商擅自延长了交货期,不但没有主动通知客户,反而寻找出各种理由借口延迟交货,这样就会对客户造成缺料的风险,也会降低库存的齐套率,形成急需用的原料短缺,而用不着的原料在仓库里堆积的局面。
供应商按时足量交付
如果供应商送货晚于要求到货的时间,就会打乱原定的MRP计划,可能会引起缺货。客户再使用追加订单的方式来要求供应商补货,就会造成了计划进一步的紊乱。
如果供应商不能足量交付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到底是要给供应商再下多少数量的订单?这是经常困扰物料计划员的一个问题,每次都要耗费时间精力手动计算,还要和供应商进行大量沟通和跟踪催货。
这些额外的工作,都会导致计划员工作效率低下,也使得我们的库存控制计划不能有效地实施。
原材料及时入库
及时入库包括实物和系统两方面。仓库在收货的时候,可能会碰到若干家供应商同时到货的情况,仓库收货人手是固定的,可能没有足够的工人来处理集中到货。
如果原材料堆在仓库门口,没有及时拉入仓库,可能会有财产的偷盗损失,或者是原料在仓库外风吹雨淋,有失去正常使用功能的风险。如果没有及时录入到系统中,但是生产线又急需要使用原材料,那就可能在未入数据库之前领用材料。
虽然有些人会在事后补上领用手续,但不是每一笔账都能够清楚地记录下来,一旦当事人没能回忆起来,就可能会给后续的数据处理造成隐患。原材料已被消耗,但是没有被记录,系统数据没有更新,仓库原材料的账物就会不符,数量发生了差异。
仓库数据
由第5点引申到了仓库数据必须是可靠的。关于数据有一句名言“Garbage in Garbage out”,如果输入的信息是不准确的,那么输出的结果也必然是错误的。
MRP非常依赖于库存的准确性,而库存也正是MRP的一个重要的输入。如果库存数据是不准的,那么系统运行跑出来的结果肯定也是错误的。
库存差异通常是在盘点的时候被发现。通常我们需要追查历史记录,才能够回忆起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了差异情况。时间相隔得久了,就会想不起来当时的情况,变成了一笔糊涂账。
仓库数据的不准,会导致MRP结果的偏差,由此来制定出的采购订单,必然是有问题的,向供应商要货的数量,要么是不够,要么就是过量。想要控制住库存,确保仓库数据的准确性是重中之重。
半成品控制
半成品数量要准确,这个道理和仓库原材料数量准确性是一样的。在很多企业里,半成品库存数量是由车间来负责的,车间的管理水平决定了半成品库存的准确性,因此我们要特别留意一个情况,那就是报废。
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生产出一些不合格品,这些废弃产品的数量需要如实上报,因为这决定了库存的数量准确性,但由于工人的奖金与生产合格率直接挂钩,因此需要制定合理完善的制度,一方面监督工人,另一方面也要确保工人不会无故受到惩罚。
以前碰到这样的情况,仓库领用了100套的原料,但实际最后只生产出了90套的成品,另外的10套不知所踪,后来在全厂盘点的时候,在车间的某个犄角旮旯里发现了很多的不合格品。
这些产品都没有申报报废,而是被车间工人藏了起来,原因就是不合格品的数量,超过了他们考核规定的上限,如果如实上报,奖金就会敲光,还要扣工资。工人就会想“我一天的工资也就100来块,被你扣了大几十块,那我半天的活就白干了”,因此就把不合格品隐藏了起来。车间的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库存的差异,从而使我们的控制库存计划泡汤。
物料失窃
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制作保温杯的企业里工作,他曾经和我说过这样一个情况。以前他们工厂在每天的傍晚时分,会从工厂内“飞”出一个个椭圆形的物体,外面用塑料泡沫袋包裹好,飞出来的就是他们产品——保温杯。
工厂里的人,利用夜色昏暗,把事先准备好的保温杯扔出厂外,然后再由同伴在外面接应,把保温杯捡起来拿到市场上便宜地售卖。
财产失窃的现象一旦发生,企业必须要提高警惕,采取措施保护公司的资产,同时也保障了库存的准确率。
物料计划员
物料计划员需要完全遵守标准操作流程SOP来工作。
采购流程应该是有明确的规定,比如说分成“核对需求—检查库存—释放订单”等3个步骤,但是有些人自持经验老到,为了贪图省事,会跳过其中的几个步骤,直接到最后一步。
这种小聪明的做法是存在着很多的隐患。在下采购订单的时候,首先要根据系统的需求,扣除库存和在途数量后,才能够给供应商下采购订单。
有些计划员凭着自己的经验,只是简单参考了上一次下单的数量,而没有来审核需求的变化和库存的情况,就直接复制前一个订单,然后做了一张新的订单。订单下了以后,也不去和供应商进行确认是否收到,也不进行交期数量的核对,任由供应商自行安排交货。计划员如果不遵从标准操作流程,想要执行完美的库存控制计划,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以上是为大家总结了九种会影响库存优化的控制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要时刻留意各种异常情况,使用PDCA的管理方法进行持续改善。优化库存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打造好坚固的流程防线。(卓弘毅)
-
库存鞋的来源和库存鞋的特点
库存鞋的来源
工厂生产了没人接单,买家定金都不要了你有什么办法;工厂产销预算执行不匹配,计划生产,销售不力;工厂婡洎的退货,产頭品由于筿种种原因被退回来了,当然也包括质量问题;欠款抵押,没钱就拿货,于是沦为库存鞋。库存鞋分类
整单库存
一般是客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未未及时提货或者放弃已生产好订单而库存下来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款式单一码段齐全.杂款库存
一般指工厂方面每年生产的鞋款非常多且每款都有一部分多做的鞋子没卖出而累积成的大批量鞋子,所以它的特点是码段、配色、包装不齐全而且款式繁多。无论是整单库存还是杂款库存他们的质量都非常可靠,因为他们的生产工艺和流程都和大货生产一模一样,所以与定单没什么区别,但它的价格比定单低许多,而比残次品库存又高一些。残次品库存产品
一般指生产过程中被挑出的质量不合格的残次品或因为旧款和退货回来的残次品,这类产品因为其本身质量有问题,所以价格超低。外贸库存鞋
外贸鞋顾名思义就是对外出口卖到外国的鞋子,这类鞋子一般都是由全世界各国一二线鞋类品牌商为节约生产成本而在中国贴牌生产的鞋子,这类鞋子的特点是因为他们的品牌定位比较高,所以质量工艺要求正常要比内销品牌鞋的要高一些,尤其是某些具有一定功能性的鞋类(比如防水登山鞋,溯溪鞋,沙漠靴、专业自行车鞋、拳击鞋等),还有个特点是设计风格比较鲜明独特,在国内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品牌在鞋子设计上都有抄袭国外的款式风格。外贸库存鞋就是指因各种原因而没有出口到国外去的那一部分外贸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