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尾货市场:如何变“废”为“宝”?
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正逐渐显现并深化,国内各行各业的经营状态都有由高走低的趋势。但就北京尾货市场而言,却呈现出了一种逆市而起的“黄金期”。沙龙上众多对库存一肚子苦水的品牌商和渠道商,对商场运营模式的品牌服装尾货商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是寒冬之季,服装商家最得力的“下水道”。中研国际时尚品牌管理咨询集团资深顾问王琰、北京佰阳戈营销策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资深策划人梁吉良针对服装品牌尾货商城的出现予以了肯定。
在没有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我国近年生产销往国内外的服装不少于500亿件,按10%的比例计算,可正常产生50亿件服装尾货,这就给尾货市场提供了可靠的正常货源,维系尾货市场的正常营运。但是在金融危机的波及下,我国承接的部分外贸服装已有退单迹象,定牌加工的品牌服装也出现减单状况,一些外贸服装受阻或滞留国内,再加上原有的备量,使服装尾货的源头存量有增无减,据估计其比例可能增至20%左右。因此一些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产品出路,更是如何解决因经济萎缩而产生的巨大库存。在天兰天、通州尾货市场做尾货鞋生意的商户韩老板就表示,厂家原本六成以上发往日韩的鞋最近接到退单,现在只能转向国内低价销售了。
以北京尾货市场为例,近半年发生了“驱动”变化,早前仅受少部分低收入人群关注的尾货产品,越来越多地被大部分人群接受,这些人群中不乏出现一些消费水平较高的时尚白领族。就目前北京尾货市场整体销售情况来讲,每年的出货量累计多达5亿件之多,且逐月都呈上升趋势。
能找到得力的消化库存渠道,把损失降到最低,这对服装商家来说是一大幸事,但如何杜绝库存的产生,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这才是长期的发展命题。为什么在大多服装商家因“冷冻”而遭遇危机的时候,有些商家获得的却是商机和鲸吞式发展?对此,杭州布意坊华北总代理王国锋作为代表,对企业的公司化运作、数字订货、货品管理、人才培育系统建设等进行了核心的阐述,再次例证了企业系统运营、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相继开业的尾货市场经营面积动辄上万,不断被复制的尾货市场多数是概念炒作。经营者将经营场地整租下来,相应每平方米的价格成本很低。而通过概念的策划和炒作,经营者顺利地将店铺分租给零售商,赚取租金差价,却并不关心商户的经营状况。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国内尾货市场出现很多问题。
其一是扎堆开业;其二是部分市场商户经营已现困境,由于尾货的上游渠道———品牌产品的生产厂商、经销商很难寻找,在固定的货源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许多商户的“尾货”生意很难盈利;其三假冒伪劣掺杂,品质难以保证,由于尾货数量仅占全国产能的5%,实际供应量有限,因而尾货市场普遍存在混乱现象,如部分商户以各种产品冒充尾货,甚至旧货和尾货混淆概念等,导致假冒伪劣掺杂。(开心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