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平台暗藏这些玄机
“
名义上优惠大众的二手交易平台,很可能既坑惨买家又祸害卖家。
如今,国内已经进入全面物资过剩的时代,在每年的各种购物节和营销噱头洗脑下,消费者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冲动购物、剁手不止,但狂欢后一地鸡毛,留下多少闲置物品在角落里吃灰?
所以对于很多人而言,二手交易是一个解决物品闲置的好去处。与此同时,国内也涌现出一批二手交易平台盯紧了这个刚需。
但如今的二手交易平台规则极不完善,漏洞百出,不仅多有买家直呼上当,就连卖家一不留神都可能被诈骗。
—
那么二手交易平台都暗藏有哪些玄机呢?我们来盘点一下。
↓
假货泛滥难监管
上过某鱼、某转的消费者都知道,二手平台上从来不就缺“全新”的商品,可问题是,为啥要在这里卖?
因为很多不法商家手里的假货,没有正规的渠道售卖。如今的电商大佬们,越来越看中平台的信誉和形象,不惜损失商户也要高举打假的大旗。对此,消费者也很买账,倍加信任平台。
所以很多靠制假售假的商户,不得不挪窝到二手平台进行开店,因为这里的监管是灰色地带。
此外,即便的确是二手货,也存在关键信息造假。
↓
以物易物有风险
二手交易平台本质是处理闲置物品,所以也存在很多买家要求和卖家“以物易物”的交易形式,看似简单的交换其实背后也有玄机。
90后小杨在2019年年初买了一台A品牌游戏机,玩腻之后挂在二手平台交易。有一位买家说用9成新的B品牌的游戏机进行交换,小杨一算自己还略占便宜就欣然同意。可当小杨把游戏机寄给买家后,自己收到的快递竟是一张B品牌游戏机的照片。
此外,缺斤少两、缺胳膊断腿的商品在二手平台上流通比比皆是,不是现场交易,平台的体制也不健全,消费者往往都承担着未知的风险。
↓
违禁品屡禁不止
二手交易平台最令人大跌眼镜的还是“原味丝袜”事件,甚至有人还爆出有人打着卖二手货的旗帜,提供的却是陪聊、陪打服务,甚至更多无法描述的服务项目。
对于任何一个平台而言,贩卖“灰色服务”以及一些违禁品,都是坚决打击但又屡禁不止的问题。
一方面是监管起来有难度,很多服务还有交易的“暗语”,令外行人不甚了解。另一方面是平台为了做大做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更多的交易形式。但这些的的确确又暗藏了触犯法律红线的风险。
↓
“ 到手刀 ”防不胜防
二手平台本着以买家卖家直接联系,免除中间商赚差价为服务宗旨,但只不过是把这个原则当做自身免责的一个霸王条款。
有些卖家在二手平台上出售商品后,遇到过买家到手后以各种理由称其货物质量差、实物与图不符等等,要求卖家降价,不然就退款。
更可怕的是,卖家如果同意退货退款,还有可能收到被调包的残次品、假冒货。
在江苏省2019年消保委的调查中,超过93%的消费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曾遇到各种各样问题。
过半数的遭遇都是信息不透明、实物与照片不符、欺骗式宣传。但同时,有超过三成的消费者反映,在二手平台上退换货都相比于正规网销渠道更困难。
这其中有两个关键原因,职业骗子卖家充实平台,平台近乎于零的监管和服务。
无论在何种原因面前,消费者都是弱势群体,一旦遇到套路,很难通过维权解决问题,大多数只能“认倒霉”和“不了了之”,然后再发出“二手货就是这个样子”的无奈。但其实,也是对二手交易平台无下限的信誉彻底寒心了。(解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