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生产专业-库存管理的基本方法

银算盘 2021-08-08 0 588

1. 库存的概念

(1). 概念

库存(Inventory或Stock)是指制品(原料,在制品,成品)的储存,用于将来目的而暂时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一般来说,储存于仓库,生产线上或者车间里,也可以是在运输途中。是维持正常生产,应付不测需求以保持生产的连续性所必需的。

(2). 对库存的理解

在生产管理活动中,对库存存在不同的理解,一般来说主要是以下几种观点:

①.蓄水池和流动的河流。一般习惯认为是资源的储备或暂时性的闲置。因此长期以来对库存的理解就是因“储备”而存在。“蓄水池”观点:库存就像蓄水池一样,发挥着平衡流动的作用。这种观点认为库存是维持正常生产、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应付不测需求所必需的。

②.“流动的河流”观点:把原料,在制品,产成品的流动比成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水并不是匀速流动的,有时在深水池中停留,有时被隐藏在水面下的岩石或者其他障碍物所阻塞。与此相类似,在生产过程中,水的流动变成了制品的流动,深水池变成了库存,而岩石和障碍物则是运动中的各种缺陷。要使制品迅速流动,就必须移走岩石和障碍物。从而可以发现管理过程中需要改善的缺陷。蓄水池的观点是静止的,流动的河流观点是动态的。

③.闲置。这种观点认为闲置是一种浪费。掩盖了管理中的问题,因此主张消除库存来减少浪费。通过不断降低库存水平,暴露管理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使管理工作得到改善,从而达到一个新的水平。JIT思想集中体现了这种理念。

④.无缝衔接。该观点是认为库存是供需之间的“持续流动”或是“批量排队”。库存应该按照其使用的概率来确定,如果需求超过可用的生产能力,就有必要持有库存。日益发展的供应链正在通过基于实际销售数据进行生产的方式寻找“拉式”库存,即用客户的需求来拉动库存。

(3)库存的作用

对于企业库存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说,库存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满足预期客户的需求。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有时间与空间上的不确定性,库存可以满足随时发生的客户需求。

②.平滑生产需求。当需求与生产能力不平衡时,企业可以利用库存来调节需求的变化。季节性需求模式的企业总是在淡季积累库存,满足特定季节的过高需求。这种库存被命名为季节性库存。

③.分离运作过程。如果设备或者原材料运输中断,企业的生产可能会中断,不能进行连续生产。而在生产过程中维持一定量的在制品库存,就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可以防止生产中断。例如当某工序发生故障时,如果有在制品库存,其后续工序就不会中断。同样,在运输途中维持一定量的库存,可以保证供应,使生产正常进行。正因如此,由于库存的存在,可以使生产过程中密切相关的加工阶段和作业活动相对独立,使生产效率不同的各加工阶段和作业活动可以独立和更加经济地运行。

④.防止脱销。因为天气条件,供应商缺货等原因不能及时送货,或者意料之外的需求增长,都增加了脱销的风险。维持一定量的库存可以降低缺货损失。

⑤.合理规划订货周期。适量的库存能够使公司可以以经济批量采购和生产,无须为短期需求与采购或生产的平衡而费尽心机。合理的规划和利用订货周期,通过集体订货和固定时间订货会更现实和更经济。

⑥.避免价格上涨。有时公司管理中预测到物价要上涨,为避免增加成本,就会以超过平时正常水平的数量进行采购。多余的在制品可以用过更大的订单获取价格折扣。当然要注意防止市场波动的风险。毕竟企业不是做期货的。

(6). 库存的缺点

对于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库存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果不能实现有效的库存管理,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库存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占用资金

企业资金有限,而库存要占用大量的资金,使得企业资金运作速度减慢。通常情况下,库存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大约为20%-40%,若库存管理不当,会形成大量资金的沉淀,并对企业的资金运转造成不利影响。

②.增加库存成本

库存成本是指企业为持有库存所花费的成本。包括资金占用的利息,储存保管费,保险费,库存物品价值损失费(丢失或者变旧,物理化学变化,过时)等。持有库存,企业会占有一定的库存成本。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库存总成本的最小,是库存控制的基本目标。

③.掩盖企业管理问题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理论,尤其是精益生产方式认为,高库存有可能掩盖一系列的经营问题。例如,库存可以掩盖产品,零部件的质量问题,设备故障问题。一般当废品率或者返修率比较高时,企业会加大生产批量和在制品,成品库存来确保发货。库存也可以用来掩盖缺勤,员工技能差、操作不规范、劳动纪律松弛、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而一旦库存水平低,很多管理问题就立刻会暴露出来,迫使企业去改进。因此,在精益生产方式中,把库存视为“万恶之源”,致力于通过尽量减少库存来暴露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生产经营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正是由于库存存在上述重要的作用和缺点。因此,在生产管理活动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库存控制系统,实现对库存的有效控制。并且实现逐步降低库存。

2. 库存的控制方法

(1)库存控制的目的

对库存的控制不力,就会导致库存的不足或者过剩。库存不足将错过送货、降低销售额,使顾客不满意,产生生产瓶颈等;而库存过剩会导致占用过多的资金,使库存持有成本过高。有效的控制库存,要既做到满足需求,又能降低库存成本,实现两者的平衡。因此,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在库存成本合理的范围内达到满意的客户服务水平。

(2)库存控制的基本决策

投入产出人员必须作出两项基本决策“订货时机和订货批量(何时订货与订多少货)。在此基础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库存控制决策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①.确定相邻两次订货的间隔时间。

②.确定每次订货的订货批量。

③.确定每次订货的提前期。

④.确定库存满足供货的服务率,如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水平控制。

(3)库存的ABC分类

库存项目分类是为了对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常用的主要有按照物料属性分类,按照用途分类,ABC分类法等。ABC分类法是主要的分类法。

①.ABC分类法的基本思想

通常对所有物品都进行详细的库存分析是不经济的,因为通过不断地盘点、发放订单、接收订货等工作来维持库存要耗费大坡的时间和资金。当资源有限时,企业很自然地就会试图采用最好的方式,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对库存进行控制。换句话说,此时企业的库存控制重点应该集中于重要物品。ABC分类法是按照重要程度划分库存细项,是帕累托原理在库存控制领域的应用。帕累托原理指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库存也不例外。基本思想如生产T-08-01:

008-1-1

ABC分类法是将库存物品按年度库存成本高低分为ABC三类。一般来说,A类库存,库存物品数量只占总库存数量的15%左右,但其库存成本却占到总库存成本的70%-80%;B类库存,库存物品数量占全部库存数量的30%左右,库存成本占总数的15%-25%;C类库存,库存物品数量占全部库存数量的55%左右,但库存成本只占总数的5%左右。

②.ABC分类法的应用

a. 对A类物资,应该尽可能的严格控制,小心精确的确定订货点和订货量,紧密跟踪以控制库存水平。

b. 对B类物资,进行正常的控制,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赋予较高的优先权。此类物资可以按照经济批量订货。

c. 对C类物资进行简单控制,可以通过半年或者一年一次的盘存来补充大量的库存,给予最低的优先次序。

ABC分类法可以用于所有类型与形态的库存管理,而且这种产品对一般社会问题均有普遍指导意义。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然而也要注意的是ABC分类法是以库存资金价值基础进行分类,所以并不能反映库存品质,利润贡献,紧迫性等方面的情况。而在某些情况下,C类库存所造成的缺件,缺货损失也可能是十分严重的,对此,管理者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予以充分注意。

发布者                           我也要免费发布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