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文

闲置经济崛起成新风尚 规范二手交易市场需加强监管

二东家 2022-06-24 0 806
打折凑单囤的护肤品、一时冲动买的服饰、已经失去兴趣的数码产品、淘汰不用的生活物品,伴随我国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资源闲置。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下,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思考冲动消费过后的“断舍离”,消费观的明显切变,让曾饱受边界限制的闲置经济不断崛起。
如今,各类交易平台上的“二手商品”可谓包罗万象,从体量到涉足范围,无不编织出一个庞大的商业空间。但与此同时,我国闲置经济尚处于发展期,履约能力较为薄弱,相应的消费文化和市场体系的架构也仍未完善。在这片蓝海对外昭示着极大潜力之余,所遭遇的痛点一样明显。
闲置经济走红  发掘消费需求新选择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当消费升级席卷各个圈层,庞大的社会消费品基数,叠加越发普及的共享消费理念、资源循环利用意识,为二手交易市场创造出巨大的供给和潜力空间。一物一什,通过接棒似的传递,让原本被边缘化的二手闲置交易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在二手交易平台,想买手办或游戏要试着搜一下“家人不让”;居家用品要搜“搬家”;电子产品要搜“礼物或年会”;和学习相关的要试一试“没时间”。当现金预算无法支撑起你的消费梦时,以上关键词被网友们总结为实现梦想的绝佳途径,可以让闲置的宝贝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天南海北,在新主人手中物尽其用。
这些五花八门的转让理由,和看似玩笑的段子背后,既是时下某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亦是广阔的闲置经济所投射出的一道缩影。
自称“剁手族”的白领何女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自己花上千元办来的健身卡根本没去过几次;只用了一两次的面包机、酸奶机丢了又觉得可惜;促销时买的衣服、鞋子、包包都快堆满了房间;新品发布前,愈发嫌弃手中的旧款数码产品。何女士坦言,虽然每一件闲置物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但堆砌在一起又实在如同鸡肋。当她尝试着把这些“不良资产”挂到二手交易平台上,没曾想还不到半年时间,竟转手90多件,成功“回血”8万多元。
无独有偶,研究生小严将自己精心总结的考研笔记挂在交易平台上,并又将所得收入转而购入现阶段所需的学习资料。小严表示,学生是经济实力较弱的消费群体,选择保存较好的二手图书,价格往往只有原价的三成,可以省下很大一笔开销。此外,他还喜欢在二手平台上买一些生活中实用的小东西。“因为很多人买完却发现不喜欢或用不着,就会想着二手便宜出售,价格会比新品便宜很多。”
90后王效悦则是一位喜爱收集的盲盒玩家,她告诉记者,为尽可能集齐自己心爱的玩偶,自己经常会逛各种二手交易平台,其中既有等价交换的互通有无,也有付费的溢价交易,但最重要的是能和同好者们共同分享收集的乐趣,进而成为交流情感的承载。
喜爱拥抱新品,但也毫不避讳“二手”,从高性价比的个性“淘货”延展到“新潮的环保理念”以及“与同好者社交分享”等诸多人文需求,是如今年轻群体对外展现出的消费哲学。
尤其是电商基础设施发展成熟的今天,紧跟潮流的年轻买家喜欢随时逛逛闲置交易APP,希望跟物美价廉的生活来个“不期而遇”。卖家则同样有意愿通过二手售卖的方式处置个人冗余物品,以获取更多的置换空间。“闲置经济”为满足国人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及较低价值损耗的消费观念,提供着一种新选择。
二手房交易的最后一道坎:签约过户要注意哪些?(上)-66597550
市场前景广阔  信任瓶颈待破解
在物质过剩的时代下,商品供应的丰富、信用消费门槛逐步降低、电商迅猛发展,都使得用户的消费接口显著增多。因而无论是主动掌控的相对理性消费还是被动接触的相对冲动消费,都变得更加频繁,催生出虚荣消费、过度消费以及冲动性消费的蔓延。
然而,在享受消费快感的同时也平添了物品积压的负担。行业分析师李姝钰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当居民消费行为逐渐回归理性,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能时,就会转化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消费、精准消费和克制消费。因此,二手渠道成为必不可少的过剩消费出口,为闲置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5月22日,阿里巴巴发布财报(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显示,2020财年闲鱼在线卖家数超3000万,交易额破200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超过100%。且用户开始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国内三、四线城市新发商品数同比增加54%,整体增速快于大盘。其中,年轻人更加偏爱闲置交易,15岁至18岁的年轻用户激增207%。
超乎预期的规模数字,预示着庞大的市场潜力。李姝钰指出,闲置经济或二手经济,指交易、分享者通过在二手市场上买卖、租赁、交换自己不再使用的闲置物品,以提升物品利用率,延长物品在有限生命周期内价值的经济表现。相比于传统的消费方式,二手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法,其本质是让商品在价值损耗过程中得以不断流转到有需要的用户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剩余价值。也是对低碳环保的资源循环利用、履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
此外,二手交易平台的多样化使得用户体验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二手物品在交易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让用户对闲置交易的认知发生扭转。长期来看,生活方式的打磨不仅是闲置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正在缓慢变革的消费新主张。
不过,一个行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闲置经济”在崛起之余也存在不可忽略缺口和短板。互联网分析专员李亚东表示,不同于常规电商平台,交易的一手商品明码标价且有具体的标准可循,二手交易所涉及的商品往往都是非标品,买卖双方对于商品的认知达不成一致,导致交易过程中,很容易滋生纠纷乃至诈骗等问题。
无论是早先被315曝光的某些知名二手车交易平台以次充好,将抵押车、事故车等当准新车来卖,消费者最终车、钱两空的乱象;还是线下二手车市场长期存在价格低、质量差、消费者购买意愿低的恶性循环。二手车市种种乱象都如管中窥豹般,折射出整个闲置交易市场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
据记者了解,目前,二手交易平台上的乱象大致基于两方面,一是商家或者个人通过恶意修改商品描述来欺骗买家,上架的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买方在将物存在质量瑕疵的商品购买回来后,时常陷入卖方的推诿之中。此外,由于平台入驻门槛较低,部分卖家甚至公然交易过期食品、盗版资源、假冒伪劣等相关法律法规所严格禁止的高风险商品。
另一方面,对于新手卖家,买方以恶意退货、恶意损坏,赔偿时偷梁换柱等方式进行欺诈。李亚东表示,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用户在二手交易平台受骗上当后,很难自己组织证据链。而且在没有第三方公证机构和证人情况下,不易证明所收或被寄回到商品是经由当事人所发,导致买卖双方维权困难。
李姝钰同样认为,当此类商品和欺诈行为在二手交易平台占据一席之地时,不仅会伤害消费者权益,还会扰乱市场秩序,伤害二手交易平台的公信力,形成典型的柠檬市场。其实,包括二手交易在内,任何一个市场的繁荣,都必须有对应的消费文化和健全的配套体系作为支撑,乱象频发,更是凸显监管不力、营销不当、保障不足。
相比海外更为成熟的二手交易市场,除民众的积极参与外,国内市场在信用惩戒机制的完善、二手商品流通规范以及从回收到鉴定在到售卖的流通体系,都存在一定的欠缺。李亚东表示,在二手交易平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为抢占市场先机而弱化监管的问题。只有切实增强对二手交易的管控,通过完善追责机制,加大惩戒力度,进而压实平台责任,促进管理完善,才能为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中国产经新闻
闲置 · 二手 ·

发布者                           我也要免费发布

avatar